DB65/T 3350-2011
皱小蠹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1-12-10 实施时间:2012-01-10


皱小蠹是一种危害林木的害虫,其幼虫在树皮下蛀食,严重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发展。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皱小蠹的危害,制定了DB65/T 3350-2011 皱小蠹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技术要求:规定了皱小蠹无公害防治的技术要求,包括防治对象、防治期限、防治方法等。其中,防治对象为松、云杉、冷杉、红松等树种,防治期限为每年的5月至10月,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2. 防治措施:详细介绍了皱小蠹无公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清除病树、清除树皮、喷洒杀虫剂、放置诱捕器等。其中,清除病树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皱小蠹的繁殖和危害。

3. 防治期限:规定了皱小蠹无公害防治的期限,即每年的5月至10月。在这个期限内,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皱小蠹的繁殖和危害。

4. 防治效果评价:规定了皱小蠹无公害防治的效果评价方法,包括防治前后的树皮厚度、虫口密度、虫卵密度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评价,可以判断防治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DB65/T 3350-2011 皱小蠹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害虫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防治工作,确保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相关标准:
GB/T 19220-2013 森林病虫害调查规范
GB/T 19221-2013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GB/T 19222-2013 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试验方法
GB/T 19223-2013 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质量规范
GB/T 19224-2013 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使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