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草地退化不仅影响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还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草地修复治理已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标准是《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主要针对山地草甸类退化草地的修复治理技术进行规范。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草地植被恢复
草地植被恢复是草地修复治理的核心内容。本标准规定了草地植被恢复的技术要求,包括草种选择、草种配置、草种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标准还规定了草地植被恢复的管理措施,包括草地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土壤改良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草地植被的生长和发展。本标准规定了土壤改良的技术要求,包括土壤改良材料的选择、施用量、施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标准还规定了土壤改良后的管理措施,包括土壤保水、保肥、保墒等方面的内容。
3.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草地修复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标准规定了水土保持的技术要求,包括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防止草地退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标准还规定了水土保持的管理措施,包括草地覆盖、植被保护、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4.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草地修复治理的综合性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要求,包括生态环境评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标准还规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措施,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标准
GB/T 1872-2005 草地质量分类标准
GB/T 1873-2005 草地资源调查规范
GB/T 1874-2005 草地资源监测规范
GB/T 1875-2005 草地资源评价规范
GB/T 1876-2005 草地资源规划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