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197-2016
斑衣蜡蝉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6-12-28 实施时间:2017-03-28


斑衣蜡蝉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果树、林木、花卉等植物,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为了有效防治斑衣蜡蝉,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制定了《斑衣蜡蝉防治技术规程》。

一、斑衣蜡蝉的生物学特性
斑衣蜡蝉是一种半透明的小型昆虫,体长约为3-4毫米,身体呈椭圆形,背部有黑色斑点,故名斑衣蜡蝉。斑衣蜡蝉的卵期为5-7天,幼虫期为20-30天,蛹期为10-15天,成虫寿命为20-30天。斑衣蜡蝉主要在夏季繁殖,每年可繁殖2-3代。

二、斑衣蜡蝉的危害程度
斑衣蜡蝉主要危害果树、林木、花卉等植物,其幼虫以植物汁液为食,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枯萎、死亡,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斑衣蜡蝉还会分泌蜜露,导致植物叶片上出现黑色霉斑,影响植物的美观度和市场价值。

三、斑衣蜡蝉的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捉、粘虫板、黄色诱虫板等方法,将斑衣蜡蝉捕捉或诱杀。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蜘蛛、蚂蚁、寄生蜂等,对斑衣蜡蝉进行生物防治。
3.化学防治:采用杀虫剂如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对斑衣蜡蝉进行化学防治。

四、斑衣蜡蝉的防治时机
斑衣蜡蝉主要在夏季繁殖,因此夏季是斑衣蜡蝉的高发期。在夏季,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斑衣蜡蝉的大量繁殖和危害。

五、斑衣蜡蝉的防治药剂
1.氧化乐果:氧化乐果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斑衣蜡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敌敌畏: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对斑衣蜡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苯酚甲酸酯类杀虫剂:苯酚甲酸酯类杀虫剂对斑衣蜡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相关标准:
1. GB/T 19649-2018 农药残留限量
2. GB/T 19650-2018 农药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3. GB/T 19651-2018 农药使用说明书
4. GB/T 19652-2018 农药质量规范
5. GB/T 19653-2018 农药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