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433-2015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分类与代码
发布时间:2015-12-21 实施时间:2016-03-20
: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是指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为满足各类应用需求而必须提供的基础数据,包括地名、行政区划、道路、铁路、水系、建筑物、土地利用、地形地貌、地理坐标等要素数据。这些数据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基础,也是各类地理信息应用的基础。
为了统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的分类和代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了DB63/T 1433-2015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分类与代码标准。该标准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分为9个大类,分别是地名、行政区划、交通、水系、建筑物、土地利用、地形地貌、地理坐标和其他。每个大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小类,每个小类都有一个唯一的代码。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分类和代码的定义、分类原则、分类体系、代码编制规则、代码使用规则等。其中,分类原则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地理属性、地理功能等方面,分类体系则是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代码编制规则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编制代码,代码使用规则则是规定代码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等。
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统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要素数据的分类和代码,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数据质量和数据共享能力,促进地理信息应用的发展和创新。
相关标准:
GB/T 21081-2007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GB/T 21082-2007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元数据
GB/T 21083-2007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安全规范
GB/T 21084-2007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质量规范
GB/T 21085-2007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