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645-2018
春小麦高原437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8-03-22 实施时间:2018-06-22
:
春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高原437是一种适应高寒、耐旱、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为了提高春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保证粮食安全,本标准制定了春小麦高原437良种繁育的技术规范。
一、技术要求
1. 繁育目标: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为主要目标。
2. 繁育原则: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选育出适应当地环境、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3. 繁育方法:采用人工授粉、自然授粉、组合授粉等方法进行杂交育种。
4. 繁育周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繁育目标,一般为5-7年。
二、品种特性
1. 生育期:春季播种,生育期为110-120天。
2. 植株性状:植株高度为80-10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宽大,叶色深绿。
3. 抗逆性:耐旱、耐寒、抗病虫害。
4. 产量:亩产量为400-500公斤。
三、品种鉴定
1. 申请鉴定:品种繁育单位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品种鉴定。
2. 鉴定内容:包括品种特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的鉴定。
3. 鉴定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鉴定。
四、品种推广
1. 推广途径:通过种子企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途径进行推广。
2. 推广内容:包括品种特性、适应区域、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推广。
相关标准:
1. GB/T 9845-2015 春小麦品种分类和命名方法
2. GB/T 9846-2015 春小麦品种特性描述和品种鉴定方法
3. GB/T 9847-2015 春小麦品种推广技术规范
4. GB/T 9848-2015 春小麦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5. GB/T 9849-2015 春小麦种子生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