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然而,草原鼠虫害问题一直是困扰草原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及时预测和预报草原鼠虫害,保障草原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站。
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站是指专门用于草原鼠虫害预测和预报的观测站点,主要包括站点选址、建筑设计、设备配置、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建设。
1. 站点选址
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站应选在草原鼠虫害易发区域或者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域,距离草原鼠虫害易发区域或者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域不得超过50公里。同时,站点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备、气象条件适宜等因素。
2. 建筑设计
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站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设计标准,建筑面积不得小于50平方米。建筑物应具有防风、防雨、防蚊虫等功能,同时应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建筑物内部应设置观测室、数据处理室、办公室、休息室等功能区域。
3. 设备配置
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站应配备适用于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的观测设备、数据处理设备、通讯设备等。观测设备应包括鼠虫捕捉器、气象观测仪、土壤水分观测仪等。数据处理设备应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存储设备等。通讯设备应包括电话、传真、网络等。
4. 数据管理
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站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数据应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数据中心,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预报。
相关标准:
GB/T 18916.21-2002 草原生态系统监测规范
GB/T 18916.22-2002 草原生态系统监测数据处理规范
GB/T 18916.23-2002 草原生态系统监测数据管理规范
GB/T 18916.24-2002 草原生态系统监测数据发布规范
GB/T 18916.25-2002 草原生态系统监测数据应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