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B43.096.15-1990
奶山羊布鲁氏菌防制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1990-06-30 实施时间:1990-07-01
布鲁氏菌是一种能够感染人和动物的细菌,其主要通过食品传播。奶山羊是布鲁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对于奶山羊的布鲁氏菌防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标准规定了以下技术要求和措施:
1. 奶山羊的管理
(1)加强奶山羊的饲养管理,保证其健康状况;
(2)定期进行奶山羊的体检,发现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的奶山羊应及时隔离治疗;
(3)对于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的奶山羊,应及时进行检测,确诊后应立即淘汰。
2. 奶山羊场的卫生管理
(1)加强奶山羊场的卫生管理,保持场内环境清洁卫生;
(2)定期对奶山羊场进行消毒处理,消灭可能存在的布鲁氏菌;
(3)加强奶山羊场的防鼠、防蝇、防蚊等工作,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奶山羊奶的采集和处理
(1)采集奶山羊奶前,应对奶山羊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奶山羊身体干净卫生;
(2)采集奶山羊奶时,应使用干净的器具,避免污染;
(3)奶山羊奶的处理应符合卫生标准,避免交叉污染。
4. 奶山羊奶制品的质量控制
(1)奶山羊奶制品的生产应符合卫生标准,避免交叉污染;
(2)奶山羊奶制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关标准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检验方法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肠道致病菌检验
GB 478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
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