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T 3100-2021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技术设计规范
发布时间:2021-03-16 实施时间:2021-04-16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铁路的特殊性质,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的安全运营,需要对其进行监测。本标准旨在规定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技术的设计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要求。

1. 设计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技术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监测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2)监测系统应具有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点;
(3)监测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4)监测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2. 监测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地面沉降;
(2)地下水位;
(3)地下管线;
(4)地下结构变形;
(5)地下空洞;
(6)地下岩土应力变化;
(7)地下岩土渗透性变化;
(8)地下岩土变形模量变化;
(9)地下岩土强度变化。

3. 监测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方法应包括以下方面:
(1)地面沉降监测方法: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2)地下水位监测方法:采用水位计、压力计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3)地下管线监测方法:采用地下管线探测仪、地下管线雷达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4)地下结构变形监测方法:采用应变计、位移计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5)地下空洞监测方法:采用地下雷达、地下探测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6)地下岩土应力变化监测方法:采用应力计、应变计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7)地下岩土渗透性变化监测方法:采用渗透计、渗透压力计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8)地下岩土变形模量变化监测方法:采用应变计、位移计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9)地下岩土强度变化监测方法:采用强度计、应变计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4.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数据应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包括以下方面:
(1)数据采集和存储;
(2)数据处理和分析;
(3)异常情况的判断和处理;
(4)监测数据的报表和图表制作。

5. 监测报告编制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目的和任务;
(2)监测方案和方法;
(3)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
(4)监测结果和结论;
(5)异常情况的处理;
(6)监测建议和措施。

相关标准
1. GB/T 50367-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T 50368-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
3. GB/T 50369-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
4. GB/T 50370-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规范
5. GB/T 50371-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