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344.2-2011
奶水牛养殖 第2部分: 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1-03-08 实施时间:2011-06-01
奶水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其繁殖技术的优化对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DB53/T 344.2-2011 奶水牛养殖 第2部分: 繁殖技术是我国针对奶水牛繁殖技术制定的标准,下面将对该标准进行介绍。
1. 选种
选种是奶水牛繁殖技术的基础,本标准要求选种应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遗传背景、外形特征等因素进行,同时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和遗传缺陷的传递。
2. 配种
配种是奶水牛繁殖技术的重要环节,本标准要求配种应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遗传背景、外形特征等因素进行,同时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和遗传缺陷的传递。此外,本标准还要求配种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方式,以提高配种成功率。
3. 妊娠
妊娠是奶水牛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本标准要求妊娠期间应加强对奶牛的管理和护理,包括饲养、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奶牛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4. 分娩
分娩是奶水牛繁殖技术的重要环节,本标准要求分娩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方式,以保证奶牛和新生犊牛的健康和安全。同时,本标准还要求分娩后应加强对奶牛和犊牛的护理和管理,包括饲养、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5. 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是奶水牛繁殖技术的重要环节,本标准要求产后应加强对奶牛的管理和护理,包括饲养、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奶牛的恢复和下一轮繁殖的顺利进行。
相关标准
GB/T 19569-2004 奶牛品种
GB/T 19570-2004 奶牛选种技术规范
GB/T 19571-2004 奶牛配种技术规范
GB/T 19572-2004 奶牛繁殖管理规范
GB/T 19573-2004 奶牛繁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