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及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祛痰止咳等功效。为了提高白及的产量和质量,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标准旨在规范白及组织培养育苗的技术要求,确保育苗的质量和效果。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白及组织培养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等内容。
二、术语和定义
2.1 组织培养:指将植物的一部分或全部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以获得新的植株或组织。
2.2 育苗:指将种子或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培育,以获得健壮的幼苗。
2.3 培养基:指用于组织培养和育苗的营养液或固体培养基。
2.4 培养条件:指组织培养和育苗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2.5 检验方法:指对组织培养和育苗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检验的方法。
三、技术要求
3.1 培养基的配制
3.1.1 培养基的配制应符合组织培养和育苗的需要,应包括基本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等。
3.1.2 培养基的pH值应在5.5-6.5之间。
3.1.3 培养基的配制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2 组织的处理
3.2.1 组织的来源应为健康的白及植株。
3.2.2 组织的处理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2.3 组织的处理应包括消毒、分离、培养等步骤。
3.3 培养条件
3.3.1 培养室的温度应在20-25℃之间。
3.3.2 培养室的湿度应在60%-80%之间。
3.3.3 培养室的光照应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
3.4 育苗
3.4.1 育苗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4.2 育苗的容器应为无菌的培养瓶或培养皿。
3.4.3 育苗的培养基应为适宜的培养基。
3.4.4 育苗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应符合组织培养的要求。
3.5 质量控制
3.5.1 培养基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5.2 组织的处理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3.5.3 育苗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3.6 检验方法
3.6.1 培养基的检验方法应包括pH值、无菌性等。
3.6.2 组织的检验方法应包括无菌性、活力等。
3.6.3 育苗的检验方法应包括生长情况、形态特征等。
四、操作规程
4.1 培养基的配制
4.1.1 准备所需的原料和器具。
4.1.2 按照配方将原料称量。
4.1.3 将原料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4.1.4 调节pH值,加入琼脂糖或琼脂胶。
4.1.5 灭菌处理。
4.2 组织的处理
4.2.1 准备所需的器具和消毒液。
4.2.2 将白及植株取出,用消毒液消毒。
4.2.3 将组织分离,去除不需要的部分。
4.2.4 将组织放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4.3 育苗
4.3.1 准备所需的器具和培养基。
4.3.2 将组织移植到培养基中,进行育苗。
4.3.3 定期更换培养基,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
4.4 质量控制
4.4.1 对培养基、组织和育苗进行质量控制。
4.4.2 记录质量控制的结果。
4.5 检验方法
4.5.1 对培养基、组织和育苗进行检验。
4.5.2 记录检验结果。
相关标准:
GB/T 5009.3-2016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4-2016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
GB/T 5009.5-2016 食品中粗蛋白的测定
GB/T 5009.6-2016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7-2016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