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19.4-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4部分:网络安全域划分标准
发布时间:2019-10-30 实施时间:2019-11-01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中网络安全域划分的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2.1 网络安全域
网络安全域是指在网络中,通过安全设备或安全技术手段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区域,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隔离和保护。

2.2 安全设备
安全设备是指用于保障网络安全的硬件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网关等。

2.3 安全技术手段
安全技术手段是指用于保障网络安全的软件技术手段,如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

三、网络安全域划分要求
3.1 根据业务需求划分
根据业务需求,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域,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隔离和保护。

3.2 安全域之间的隔离
不同安全域之间应采用安全设备或安全技术手段进行隔离,确保安全域之间的数据不会相互干扰和泄露。

3.3 安全域之间的访问控制
不同安全域之间的访问应该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其他安全域的数据。

3.4 安全域之间的数据传输加密
不同安全域之间的数据传输应该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标准实施要求
4.1 网络安全域划分应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确保网络安全和业务需求的平衡。

4.2 安全设备和安全技术手段应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网络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3 安全设备和安全技术手段应该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网络安全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4.4 网络安全域划分应该定期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网络安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五、相关标准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448-201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指南
GB/T 35273-201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方法
GB/T 35274-201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规范
GB/T 3527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报告编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