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由于生猪养殖场的密集养殖和交叉感染等因素,容易引发疫病的爆发,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生猪养殖场的防疫水平,保障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了《生猪养殖场防疫技术管理规范》。
1.场地环境
生猪养殖场应选址在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无污染的地方。场地应平整、排水良好、无积水,场地周围应设置隔离带,防止疫病的传播。养殖场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
2.疫病防控
生猪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方案。养殖场应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疑似病例。对于疫病高发期,应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如加强消毒、隔离、检疫等。
3.疫苗使用
生猪养殖场应按照国家规定使用疫苗,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疫苗的使用应按照疫苗说明书和兽医师的指导进行,避免疫苗的过量使用和误用。
4.兽医卫生
生猪养殖场应配备专业的兽医人员,定期进行兽医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疑似病例。兽医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疫病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5.动物检疫
生猪养殖场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动物检疫,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安全。对于进出场的生猪,应进行检疫和隔离,防止疫病的传播。对于疫病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受专业的检疫和处理。
相关标准:
GB/T 19569-2004 生猪养殖场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570-2004 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技术规范
GB/T 19571-2004 生猪养殖场疫苗使用技术规范
GB/T 19572-2004 生猪养殖场兽医卫生管理规范
GB/T 19573-2004 生猪养殖场动物检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