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710.6-2013
大熊猫检疫技术—大肠杆菌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实时荧光PCR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06 实施时间:2014-03-01


大熊猫是我国珍稀的国宝动物,其数量极为有限,因此对其进行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会引起疾病。因此,对大熊猫进行大肠杆菌检测,可以有效地保障大熊猫的健康。

DB51/T 1710.6-2013 标准规定了大熊猫大肠杆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准确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检测大熊猫样品中的大肠杆菌。

该标准对大熊猫大肠杆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应在大熊猫粪便、肛拭子、肛门周围皮肤等部位进行。采集前应对采集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采集时应避免污染。

2.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粪便样品应进行离心处理,去除杂质。肛拭子和肛门周围皮肤样品应用无菌棉签进行采集,然后放入无菌离心管中。

3.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应在PCR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应具备PCR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如无菌操作台、PCR仪、荧光定量PCR仪等。实验室检测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包括DNA提取、PCR扩增、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步骤。

4.结果判定

实验室检测结果应根据荧光定量PCR仪的荧光信号进行判定。荧光信号高于阈值时,判定为阳性;荧光信号低于阈值时,判定为阴性。

综上所述,DB51/T 1710.6-2013 标准规定了大熊猫大肠杆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实时荧光PCR方法,为大熊猫的检疫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

相关标准:
GB/T 22470-2008 大熊猫饲养管理规范
GB/T 22471-2008 大熊猫繁殖管理规范
GB/T 22472-2008 大熊猫疾病防治规范
GB/T 22473-2008 大熊猫野外保护规范
GB/T 22474-2008 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