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4/T 23-2020
杂交中稻节水减排水分管理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20-11-12 实施时间:2020-12-12


杂交中稻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稻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必须采取节水减排的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本标准旨在规范杂交中稻节水减排水分管理的技术要求,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技术要求
1.1 水分管理
杂交中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过多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浪费。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水分管理措施,保证水稻生长的需要,同时减少水分的浪费。具体措施包括:
(1)合理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2)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3)根据生长期和气候条件,科学制定灌溉计划,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
(4)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度和通气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1.2 减排措施
杂交中稻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但过量的施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减排措施,保证水稻生长的需要,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体措施包括:
(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科学制定施肥计划,避免过量施肥;
(2)采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3)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和通气性,减少养分的流失;
(4)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2. 试验方法
2.1 水分管理试验
(1)测定土壤含水量:采用干湿重法、电阻法等方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2)测定水稻蒸腾量:采用重量法、热扩散法等方法测定水稻蒸腾量;
(3)测定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采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法、土壤水分平衡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2.2 减排试验
(1)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
(2)测定水稻吸收养分量:采用重量法、化学分析法等方法测定水稻吸收养分量;
(3)测定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土壤养分平衡法等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利用效率。

3. 检验规则和标志
3.1 检验规则
(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
(2)产品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销售;
(3)检验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和资质。

3.2 标志
(1)合格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注“合格”字样;
(2)不合格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注“不合格”字样。

4. 包装、运输、贮存
4.1 包装
产品应采用防潮、防震、防压、防污染的包装材料,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4.2 运输
产品应采用专用车辆或符合运输要求的车辆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震、防压、防污染等措施。

4.3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防火、防盗的仓库或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相关标准:
GB/T 24487-2009 水稻种子质量检验规程
GB/T 24488-2009 水稻种子生产规范
GB/T 24489-2009 水稻种子包装、运输和贮存规范
GB/T 24490-2009 水稻种子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识
GB/T 24491-2009 水稻种子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