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5002-1997
重庆市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规程
发布时间:1997-12-01 实施时间:1997-12-01


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或工地现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好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经过搅拌、运输后,达到一定的坍落度和强度等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具有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节约劳动力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DB50/T 5002-1997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试验频率、质量控制等内容,具体如下:

1.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包括强度等级、坍落度、配合比、外观、氯离子含量等指标。其中,强度等级是预拌混凝土最基本的质量指标,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由状态下的坍落度,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施工条件确定。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的配合比例,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坍落度要求确定。外观是指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氯离子含量是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2.预拌混凝土的检验方法
预拌混凝土的检验方法包括原材料检验和混凝土检验两部分。原材料检验主要包括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混凝土检验主要包括坍落度、强度、配合比、外观和氯离子含量等指标的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

3.预拌混凝土的试验频率
预拌混凝土的试验频率应根据生产和施工的需要确定。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配合比、外观和氯离子含量等指标,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

4.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生产过程的控制、运输过程的控制和施工过程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其中,生产过程的控制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顺序、搅拌温度等方面的控制。运输过程的控制包括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等方面的控制。施工过程的控制包括浇筑方式、养护方式等方面的控制。

相关标准
GB/T 50080-201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方法
GB/T 50152-2016混凝土强度检验规程
GB/T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213-2017混凝土配合比与试验方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