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607-2015
渝菜 粉蒸肥肠烹饪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5-07-15 实施时间:2015-10-01
:
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重口味、麻辣味、酸辣味、鲜香味为特点,粉蒸肥肠是渝菜中的一道经典菜品。粉蒸肥肠选用优质猪肠,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口感鲜美,营养丰富。为了保证粉蒸肥肠的质量和口感,制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烹饪技术规范。
1. 原料选用
粉蒸肥肠的主要原料是猪肠和糯米粉。猪肠应选用新鲜、无异味、无病变的猪肠,糯米粉应选用优质的糯米粉。
2. 加工工艺
粉蒸肥肠的加工工艺包括清洗、浸泡、刮洗、煮熟、晾凉、填馅、蒸煮等多个环节。其中,填馅是关键环节,需要掌握好肠衣的厚薄和馅料的比例,以保证口感和口感的均衡。
3. 烹饪技术
粉蒸肥肠的烹饪技术是关键,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一般来说,粉蒸肥肠的蒸煮时间为1小时左右,火候要适中,不能过旺或过弱。
4. 质量要求
粉蒸肥肠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口感、香味、色泽等多个方面。外观应呈现出金黄色,肠衣饱满,馅料饱满,口感应该鲜嫩有弹性,香味浓郁,色泽鲜艳。
5. 包装、运输、储存
粉蒸肥肠的包装、运输、储存也是关键。包装应该严密,防潮、防霉、防虫,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储存时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相关标准: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通则
GB 500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通用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