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444-2017
亚洲巨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7-12-11 实施时间:2018-01-31


亚洲巨龟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其肉、骨、甲、皮等均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保护野生亚洲巨龟资源,同时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亚洲巨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为了规范亚洲巨龟人工养殖行业,提高养殖效益,保护野生亚洲巨龟资源,制定本标准。

1. 技术要求
1.1 种苗选育
选育亚洲巨龟种苗应选择健康、体型匀称、活力强、无明显畸形的个体,避免近亲交配,保证种苗的遗传多样性。
1.2 养殖场选址
亚洲巨龟养殖场应选在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方。
1.3 养殖设施
养殖设施应建设在平整、排水良好、通风透气、采光充足的地方。养殖池应根据亚洲巨龟的大小和数量合理设计,保证亚洲巨龟的生长和活动空间。
1.4 饲料管理
亚洲巨龟的饲料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体型大小合理配比,保证其营养需求。饲料应新鲜、干净、无霉变、无异味,避免使用过期饲料。
1.5 疾病防治
亚洲巨龟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治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2. 管理要求
2.1 养殖管理
亚洲巨龟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养殖记录、饲料管理、环境卫生、疾病防治等方面。养殖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养殖知识和技能,保证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营销管理
亚洲巨龟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营销渠道,保证产品的销售。同时,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

3. 环境要求
3.1 水质管理
亚洲巨龟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清洁、透明、无异味,水温应适宜。定期检测水质,保证水质符合亚洲巨龟的生长需求。
3.2 环境卫生
亚洲巨龟养殖场应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养殖池和周边环境,避免污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4. 饲养要求
4.1 饲养密度
亚洲巨龟的饲养密度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体型大小合理确定,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度捕捞。
4.2 饲养方式
亚洲巨龟的饲养方式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体型大小合理选择,包括散养、集中饲养等方式。同时,应保证亚洲巨龟的生长和活动空间,避免过度限制。

相关标准
GB/T 18745-2016 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GB/T 18746-2016 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技术规范
GB/T 18747-2016 野生动物人工驯养技术规范
GB/T 18748-2016 野生动物人工保护技术规范
GB/T 18749-2016 野生动物人工放归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