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浦珠母贝是一种重要的海水贝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价值,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为了保护和发展合浦珠母贝资源,人工繁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标准旨在规范合浦珠母贝人工繁育的技术要求,提高繁育效率和质量。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合浦珠母贝人工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管理措施、质量控制等内容。
2.术语和定义
2.1 合浦珠母贝:指生长在广西省北部沿海地区的珠母贝。
2.2 人工繁育:指通过人工控制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过程,实现珠母贝的繁殖和培育。
2.3 繁殖期:指合浦珠母贝的生殖期,一般为每年的4月至10月。
2.4 选种:指根据合浦珠母贝的生长、繁殖等特点,选择优良的珠母贝作为繁殖种贝。
2.5 人工授精:指通过人工手段将雄性合浦珠母贝的精液注入雌性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腔内,实现珠母贝的受精和繁殖。
2.6 孵化:指合浦珠母贝受精卵在特定条件下孵化成幼贝的过程。
2.7 培育:指对合浦珠母贝幼贝进行饲养、管理等过程,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3.技术要求
3.1 选种
3.1.1 选种应根据合浦珠母贝的生长、繁殖等特点,选择生长健壮、繁殖能力强的珠母贝作为繁殖种贝。
3.1.2 选种应定期进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2 人工授精
3.2.1 人工授精应在繁殖期进行,一般为每年的5月至9月。
3.2.2 人工授精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和强光对珠母贝的影响。
3.2.3 人工授精应在水温在20℃以上、盐度在28‰-32‰之间的条件下进行。
3.3 孵化
3.3.1 孵化应在温度在20℃-30℃之间、盐度在28‰-32‰之间的条件下进行。
3.3.2 孵化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
3.4 培育
3.4.1 培育应在温度在20℃-30℃之间、盐度在28‰-32‰之间的条件下进行。
3.4.2 培育过程中应注意饲料的选择和投喂,保证合浦珠母贝幼贝的营养需求。
3.4.3 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水质的管理,保证水质清洁、无毒害。
4.管理措施
4.1 繁殖场应选在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海域。
4.2 繁殖场应定期进行消毒,保证繁殖环境的卫生。
4.3 繁殖场应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保证水质符合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和繁殖要求。
4.4 繁殖场应定期进行珠母贝的健康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处理。
5.质量控制
5.1 繁殖种贝应符合选种要求,生长健壮、繁殖能力强。
5.2 人工授精应达到一定的受精率,一般应达到70%以上。
5.3 孵化率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一般应达到80%以上。
5.4 幼贝的生长应符合一定的标准,保证幼贝的质量。
相关标准:
GB/T 19649-2018 珠母贝质量分级标准
GB/T 19650-2018 珠母贝质量检验方法
GB/T 19651-2018 珠母贝贮存和运输规范
GB/T 19652-2018 珠母贝加工规范
GB/T 19653-2018 珠母贝食品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