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536-2008
黄粉虫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08-08-08 实施时间:2008-09-08


黄粉虫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黄粉虫的人工养殖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标准从养殖环境、养殖设施、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对黄粉虫人工养殖进行了规范。

1. 养殖环境
黄粉虫适宜在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0%-80%的环境下生长。养殖场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无污染的场地。养殖场周围应禁止种植有毒植物,避免对黄粉虫产生不良影响。

2. 养殖设施
黄粉虫的养殖设施主要包括育苗室、育虫室、成虫室和繁殖室。育苗室应保持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育虫室应保持温度在28-30℃,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成虫室应保持温度在25-28℃,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繁殖室应保持温度在25-28℃,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3. 饲料管理
黄粉虫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粉、豆粉、酵母粉等。饲料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发霉。饲料的配比应根据黄粉虫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调整,以保证其营养需求。

4. 疾病防治
黄粉虫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疾病防治非常重要。养殖场应定期对黄粉虫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应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相关标准
GB/T 19649-2018 黄粉虫干品
GB/T 19650-2018 黄粉虫提取物
GB/T 19651-2018 黄粉虫胶囊
GB/T 19652-2018 黄粉虫口服液
GB/T 19653-2018 黄粉虫软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