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763-2018
食用木薯采后保鲜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8-05-08 实施时间:2018-06-10
食用木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然而,由于采后处理不当,食用木薯易受到腐烂、变质等影响,从而影响其品质和食用安全。因此,制定食用木薯采后保鲜技术规程对于提高食用木薯的质量和保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适宜采收时间
食用木薯的采收时间应在地上部枯萎后,地下部木薯块体积增大,淀粉含量达到最高峰时进行。采收后应立即清洗,去除泥土和杂质。
2.适宜贮藏条件
食用木薯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环境。贮藏温度应控制在10℃~15℃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0%之间。
3.适宜包装材料
食用木薯应采用透气性好、防潮性强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如竹篾、纸袋等。包装材料应干燥、清洁、无异味。
4.适宜处理方法
食用木薯在采收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去皮、切块等处理,以便于贮藏和加工。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卫生,避免污染。
5.适宜保鲜方法
食用木薯的保鲜方法主要包括低温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等。其中,低温保鲜是最常用的方法,可采用冷库、冷藏车等设备进行保鲜。
6.适宜评价指标
食用木薯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评价指标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定。
相关标准
GB/T 2840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贮藏规范
GB/T 2840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运输规范
GB/T 28404-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规范
GB/T 2840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销售规范
GB/T 28406-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