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672-2018
荸荠秆枯病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8-03-20 实施时间:2018-04-25
荸荠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秆枯病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等问题。为了有效防治荸荠秆枯病,保障荸荠的生产质量和安全,制定了本技术规程。
1.病害特征
荸荠秆枯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枯萎、秆部变黑、腐烂等症状。病害初期,叶片出现黄化,随后逐渐枯萎,最终导致整个荸荠植株死亡。病害期间,荸荠秆部会出现黑色腐烂斑点,严重时会导致秆部断裂。
2.发病规律
荸荠秆枯病主要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病害初期,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种子、残茬等途径传播,随着病害的加重,病原菌会通过风、雨等途径扩散传播。
3.危害程度
荸荠秆枯病对荸荠的危害程度较高,严重时会导致荸荠植株死亡,影响产量和品质。
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荸荠秆枯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荸荠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危害程度。
(3)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病残体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4)化学防治: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5)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天敌、微生物等进行防治。
相关标准
GB/T 1840-2003 蔬菜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GB/T 1842-2008 蔬菜种子包装
GB/T 1843-2008 蔬菜种子标志
GB/T 1844-2008 蔬菜种子检验规程
GB/T 1845-2008 蔬菜种子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