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46-2003
加州鲈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培育技术
发布时间:2003-07-28 实施时间:2003-12-31


加州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高加州鲈的养殖效益,保证其品质和数量,本标准制定了苗种培育技术规范。

1.苗种选育
苗种选育是加州鲈苗种培育的基础。选育应根据加州鲈的生长特点和市场需求,选取生长快、体型大、抗病性强、肉质好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同时,应注意避免近亲交配,保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2.繁殖
加州鲈的繁殖主要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在选好的亲本中,选取体型较大、性成熟的雄鱼和雌鱼,进行授精。授精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中进行孵化。

3.孵化
加州鲈的孵化需要注意水温、水质、通气等因素。孵化箱内的水温应控制在20℃-25℃之间,水质应清洁透明,通气应充分。孵化期一般为5-7天,孵化后的幼鱼应及时转移至育苗池中。

4.育苗
加州鲈的育苗需要注意水质、饲料、光照等因素。育苗池内的水质应清洁透明,饲料应适量,光照应充足。育苗期一般为30-40天,育苗后的幼鱼应达到一定的体型和健康状态,方可进行养殖。

5.养殖
加州鲈的养殖需要注意水质、饲料、光照、温度等因素。养殖池内的水质应清洁透明,饲料应适量,光照应充足,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养殖期一般为6-8个月,养殖后的加州鲈应达到市场需求的质量和数量。

相关标准
GB/T 12763.2-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2部分:鲈鱼
GB/T 12763.3-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鲤鱼
GB/T 12763.4-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鲫鱼
GB/T 12763.5-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5部分:草鱼
GB/T 12763.6-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6部分: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