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342-2006
欧洲鳗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培育技术
发布时间:2006-06-30 实施时间:2006-09-30


欧洲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鳗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苗种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定欧洲鳗养殖技术规范,对于提高苗种质量和数量,促进欧洲鳗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选育
欧洲鳗苗种的选育应该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个体作为亲本。同时,应该注意亲本的遗传背景,避免近亲交配,以免产生遗传缺陷。

2.繁殖
欧洲鳗的繁殖主要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在授精前,应该对亲本进行适当的饲养和管理,保证其身体健康。授精时,应该选择精液质量好、数量充足的雄鱼进行授精。

3.孵化
欧洲鳗的孵化主要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在孵化前,应该对孵化器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孵化环境的卫生。孵化器内的水温应该控制在20℃左右,孵化时间一般为7-10天。

4.育苗
欧洲鳗的育苗主要采用塑料池或水泥池进行。在育苗前,应该对育苗池进行消毒处理,保证育苗环境的卫生。育苗池内的水温应该控制在20℃左右,水质应该保持清洁。同时,应该对育苗饲料进行科学配方,保证营养均衡。

5.养护
欧洲鳗的养护主要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在饲养方面,应该根据欧洲鳗的生长特点,科学配方饲料,保证营养均衡。在管理方面,应该定期清洗育苗池,保持水质清洁。在疾病防治方面,应该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相关标准:
GB/T 12763.2-2007 水产养殖用水质标准 第2部分:淡水鱼类
GB/T 12763.3-2007 水产养殖用水质标准 第3部分:海水鱼类
GB/T 12763.4-2007 水产养殖用水质标准 第4部分:虾类
GB/T 12763.5-2007 水产养殖用水质标准 第5部分:蟹类
GB/T 12763.6-2007 水产养殖用水质标准 第6部分: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