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661-2009
须鲫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9-08-06 实施时间:2009-12-01
:
须鲫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食用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提高须鲫养殖的生产效益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国家制定了DB44/T 661-2009须鲫养殖技术规范,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1.选址要求
须鲫养殖场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地方。同时,应避免选在有污染源的地区,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
2.池塘建设
池塘的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池塘的大小、深度、形状等应根据养殖规模和水质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应注意池塘的防渗、防渗漏等问题。
3.水质管理
水质是须鲫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应保证水质清洁、透明、无异味。水质的监测应定期进行,如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应注意水温、溶氧量、PH值等指标的控制。
4.饲料管理
须鲫的饲料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养殖密度进行合理配比。饲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使用劣质饲料。同时,应注意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避免过度喂养。
5.疾病防治
须鲫养殖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如发现疾病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同时,应注意养殖环境的卫生和消毒,避免病原体滋生。
相关标准:
GB 14848-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鱼类养殖池塘水质标准
GB 14849-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鱼类养殖用饲料
GB 14850-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鱼类养殖用药物
GB 1485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鱼类养殖环境卫生标准
GB 1485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鱼类养殖质量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