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139.1-2018
气象灾害防御 第1部分:风险区划
发布时间:2018-12-18 实施时间:2019-02-18


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防御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预测、预报、预警和防御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风险区划是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

DB44/T 2139.1-2018《气象灾害防御 第1部分:风险区划》规定了气象灾害防御风险区划的划分方法、标准和要求。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风险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风险区划的基本原则、划分方法、划分标准等。

2. 风险区划的内容和要求:包括风险区划的内容、要求、划分等级等。

3. 风险区划的应用:包括风险区划的应用范围、应用方法、应用效果等。

4. 风险区划的管理和维护:包括风险区划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维护方法等。

该标准的实施,可以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决策、社会管理、公众预警、应急救援等提供参考,有利于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标准
GB/T 20481-2006 气象灾害分类与代码
GB/T 20482-2006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GB/T 20483-2006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GB/T 20484-2006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技术规范
GB/T 20485-2006 气象灾害防御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