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5/T 286-2019
中华鳖杂交育苗技术操作规范
发布时间:2019-03-06 实施时间:2019-03-15
:
中华鳖是一种重要的水生爬行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了提高中华鳖的产量和质量,杂交育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标准旨在规范中华鳖杂交育苗的技术操作,保证中华鳖杂交育苗的质量和产量。
一、杂交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选种:选择健康、体型匀称、性成熟的中华鳖作为亲本,确保亲本的遗传优良。
2.配对:根据亲本的遗传特征和性别,进行合理的配对,确保杂交后的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特征。
3.饲养:在杂交前,对亲本进行适当的饲养和管理,保证亲本的健康和生殖能力。
二、杂交育苗的操作流程
1.人工授精: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下,对亲本进行人工授精,确保授精的成功率和后代的遗传优良。
2.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器中,控制温度和湿度,促进受精卵的孵化。
3.育苗:将孵化后的幼苗放入育苗池中,控制水质和温度,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三、育苗后的管理和饲养
1.饲料:根据幼苗的生长和发育需要,选择适当的饲料,保证幼苗的营养需求。
2.水质:控制育苗池中的水质,保证水质清洁、透明、无毒害物质。
3.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幼苗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幼苗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相关标准:
GB/T 19649-2018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
GB/T 19650-2018 中华鳖种质资源分类与鉴定
GB/T 19651-2018 中华鳖产品质量安全规范
GB/T 19652-2018 中华鳖养殖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53-2018 中华鳖养殖设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