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337-2021
实验动物 病原菌PCR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8 实施时间:2022-01-18


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型动物,但在实验过程中,病原菌的感染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病原菌PCR定性分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标准要求实验动物病原菌PCR定性分析应该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病原菌PCR定性分析的方法包括样品采集、D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等步骤。样品采集应该选择适当的部位,如血液、组织、粪便等,采集后应该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DNA提取应该选择合适的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PCR扩增应该选择适当的引物和探针,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扩增。凝胶电泳应该选择适当的琼脂糖和电泳条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电泳。

实验动物病原菌PCR定性分析的结果判定应该根据PCR扩增产物的大小和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判断。如果扩增产物大小和预期一致,并且凝胶电泳图谱呈现出特异性条带,则判定为阳性;如果扩增产物大小和预期不一致,或者凝胶电泳图谱呈现出非特异性条带,则判定为阴性。

实验动物病原菌PCR定性分析的报告应该包括样品信息、实验方法、结果判定和结论等内容,并应该注明实验室名称、操作人员姓名和日期等信息。

相关标准
GB/T 19489-2008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要求
GB/T 19490-2008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GB/T 19491-2008 实验动物品种分类与命名
GB/T 19492-2008 实验动物麻醉与镇痛
GB/T 19493-2008 实验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