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044-2015
沙子岭猪遗传资源保护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5-07-20 实施时间:2015-09-20


沙子岭猪是我国的一种优良猪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沙子岭猪的遗传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沙子岭猪的遗传资源,促进其遗传改良和繁殖利用,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沙子岭猪的遗传资源保护、管理、监测和评价等方面。其中,遗传资源保护包括沙子岭猪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等;管理措施包括沙子岭猪的品种管理、繁殖管理、饲养管理等;监测方法包括沙子岭猪的遗传多样性监测、疾病监测等;评价标准包括沙子岭猪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品种评价等。

为了保护沙子岭猪的遗传资源,本标准提出了以下技术要求:

1.沙子岭猪的种质资源应当进行收集、保存和利用,建立完整的种质资源库。

2.沙子岭猪的品种应当进行分类、鉴定和命名,建立品种保护制度。

3.沙子岭猪的繁殖应当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品质稳定。

4.沙子岭猪的饲养应当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其健康和生长发育。

5.沙子岭猪的遗传多样性应当进行监测和评价,建立遗传多样性保护制度。

6.沙子岭猪的疾病应当进行监测和防治,保证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保护沙子岭猪的遗传资源,促进其遗传改良和繁殖利用,提高沙子岭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关标准:
GB/T 34582-2017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规范
NY/T 1244-2013 猪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技术规范
NY/T 1245-2013 猪品种分类、鉴定和命名技术规范
NY/T 1246-2013 猪繁殖管理技术规范
NY/T 1247-2013 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