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226-2021
稻田养殖黑斑蛙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1-11-09 实施时间:2022-01-09


稻田养殖黑斑蛙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具有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为了规范稻田养殖黑斑蛙的生产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本标准制定了以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1.选址要求
稻田养殖黑斑蛙的选址应选择水质清洁、水源充足、水深适中、水温适宜、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应避免选择污染源附近、交通不便、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方。

2.池塘建设
稻田养殖黑斑蛙的池塘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和建设。池塘的深度应控制在30-50厘米之间,水面积应根据养殖密度和生长周期进行合理配置。池塘底部应铺设防渗膜或夯实黏土,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渗漏。

3.黑斑蛙选种
稻田养殖黑斑蛙的选种应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生长快、适应性强的品种。同时,应注意避免选用近亲交配的黑斑蛙,以避免遗传疾病的发生。

4.饲料管理
稻田养殖黑斑蛙的饲料应根据黑斑蛙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幼蛙期应以小型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为主,青蛙期应以小型水生昆虫和小型鱼类为主,成蛙期应以大型水生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主。同时,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过期、变质或污染的饲料。

5.疾病防治
稻田养殖黑斑蛙的疾病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管理、提高环境卫生、合理饲养、定期检查等。同时,应根据疾病的类型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滥用药物和抗生素,以免对黑斑蛙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标准
GB/T 19649-2018 养殖动物环境控制规范
GB/T 19650-2018 养殖动物饲料质量安全规范
GB/T 19651-2018 养殖动物疫病防治规范
GB/T 19652-2018 养殖动物屠宰与检验规范
GB/T 19653-2018 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