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484-2022
枳壳林套种黄精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2-12-09 实施时间:2023-03-09


枳壳林套种黄精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在枳壳林下种植黄精,既能保护枳壳林,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枳壳林套种黄精的生产技术,提高黄精的品质和产量。

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风向适宜的地块种植黄精。避免在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上种植。

2. 选苗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黄精苗进行种植。苗木的高度应在20-30厘米之间。

3. 整地
在选定的地块上进行整地,将土壤松软,去除杂草和石块。整地深度应在20-30厘米之间。

4. 施肥
在整地后,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建议使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厩肥等。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黄精生长需要进行调整。

5. 灌溉
黄精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发育。在干旱季节,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灌溉应注意控制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水分过多。

6. 病虫害防治
黄精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建议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7. 采收
黄精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黄精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不损伤根部,避免影响下一年的生长。

8. 加工
采收后的黄精需要进行加工,包括清洗、晾晒、切片等。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质量控制。

相关标准
GB/T 19649-2018 枳壳
GB/T 19650-2018 黄精
GB/T 19651-2018 生态农业产品生产规范
GB/T 19652-2018 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技术规范
GB/T 19653-2018 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