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地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园地建设过程中,地面源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地面源污染是指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地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三峡库区园地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指南旨在规范园地建设过程中的地面源污染防控措施,保障园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三峡库区园地建设过程中的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二、术语和定义
2.1 园地:指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乐园、主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水上乐园、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康养园等各类园地。
2.2 地面源污染:指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地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2.3 地面源污染防控:指在园地建设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源污染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园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要求
3.1 园地选址
(1)园地选址应避开已知的地下污染源区域。
(2)园地选址应避开地下水位较浅的区域。
(3)园地选址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
3.2 土壤污染防控
(1)在园地建设前,应对土壤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土壤污染状况。
(2)对于土壤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应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确保土壤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在园地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
3.3 地下水污染防控
(1)在园地建设前,应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地下水污染状况。
(2)对于地下水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应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确保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在园地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
3.4 废弃物处理
(1)园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2)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四、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措施
4.1 园地选址
(1)在选址前,应进行地质勘探和环境调查,确定地下环境状况。
(2)在选址时,应避开已知的地下污染源区域和地下水位较浅的区域。
(3)在选址时,应考虑地下水流动方向和地质构造情况。
4.2 土壤污染防控
(1)在园地建设前,应对土壤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土壤污染状况。
(2)对于土壤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应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确保土壤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在园地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
4.3 地下水污染防控
(1)在园地建设前,应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地下水污染状况。
(2)对于地下水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应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确保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在园地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
4.4 废弃物处理
(1)园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2)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五、监测和评估
5.1 园地建设前应进行地下环境调查和评估,确定地下环境状况。
5.2 园地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地下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下环境问题。
5.3 园地建设后应进行地下环境评估,评估园地建设对地下环境的影响。
相关标准
GB/T 17107-1997 土壤污染物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地下水污染物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8597-200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T 19250-2013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78-2019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