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07-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免疫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1-12-20 实施时间:2012-02-20
: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控口蹄疫,规模牛场需要制定科学的免疫技术规范,本标准就是为此而制定的。
1. 免疫程序
规模牛场应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和养殖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两次免疫,分别在春秋季节进行。在免疫前应对牛群进行全面的体检,确保牛只身体健康,没有患病的情况。
2. 免疫剂量
免疫剂量应根据牛只的体重和年龄确定,一般情况下,成年牛每次免疫应使用2毫升的疫苗,幼牛则应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免疫剂量。在免疫过程中,应注意疫苗的保存和使用,避免疫苗受到污染或变质。
3. 免疫方法
免疫方法应根据疫苗的类型和免疫程序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在免疫前应对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免疫后的管理
免疫后应对牛只进行观察,确保免疫效果。在免疫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加强对牛只的管理,避免牛只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同时,应加强对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
相关标准:
GB/T 22470-2008 兽用疫苗质量控制标准
GB/T 22471-2008 兽用疫苗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B/T 22472-2008 兽用疫苗临床试验指南
GB/T 22473-2008 兽用疫苗标签使用说明
GB/T 22474-2008 兽用疫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