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892-2013
生态廊道绿化设计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3-12-25 实施时间:2014-02-25


生态廊道是指在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等人类活动中,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而在城市、乡村、工矿区、交通干线等区域内,通过绿化、修复、保护等手段,形成的一条或多条具有生态功能的绿色走廊。生态廊道绿化设计技术规程是指在生态廊道建设中,为了保证生态廊道的生态功能和美观性,制定的技术规范。

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安全性、可持续性、经济性等。其中,生态功能是生态廊道的核心要求,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修复等。景观效果是生态廊道的重要要求,包括美观性、文化性、艺术性等。安全性是生态廊道的基本要求,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洪安全等。可持续性是生态廊道的长期要求,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等。经济性是生态廊道的实用要求,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

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原则包括:生态优先、景观统一、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其中,生态优先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首要原则,即在设计中优先考虑生态功能的实现。景观统一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重要原则,即在设计中统一景观风格和色彩,形成整体美观效果。安全可靠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在设计中保证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洪安全等。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长期原则,即在设计中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等。经济合理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实用原则,即在设计中考虑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

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方法包括:生态修复、生态绿化、景观设计、交通设计、防火设计、防洪设计等。其中,生态修复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基础方法,即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绿化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核心方法,即通过绿化手段,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绿色走廊。景观设计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重要方法,即通过景观手段,形成美观的绿色走廊。交通设计、防火设计、防洪设计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辅助方法,即通过交通、防火、防洪等手段,保证生态廊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化布局、绿化植物、景观设施、交通设施、防火设施、防洪设施等。其中,绿化布局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基础内容,即通过绿化布局,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绿色走廊。绿化植物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核心内容,即通过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形成具有生态功能和美观效果的绿色走廊。景观设施、交通设施、防火设施、防洪设施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辅助内容,即通过景观、交通、防火、防洪等设施,保证生态廊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程序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验收等。其中,前期调研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基础程序,即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生态廊道的环境特点和生态需求。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核心程序,即通过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确定生态廊道的绿化布局、绿化植物、景观设施、交通设施、防火设施、防洪设施等内容。施工、验收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实施程序,即通过施工和验收,保证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文件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施工图、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其中,设计任务书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基础文件,即通过设计任务书,明确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设计方案、施工图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核心文件,即通过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确定生态廊道的绿化布局、绿化植物、景观设施、交通设施、防火设施、防洪设施等内容。技术规范、验收标准是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实施文件,即通过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保证生态廊道绿化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相关标准:
GB/T 50498-2009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导则
GB/T 1872-2005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GB/T 1873-2002 城市公园绿地设计规范
GB/T 1874-2004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规范
GB/T 1875-2002 城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