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花色艳丽、花期长、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园林爱好者的喜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紫薇的繁殖效率和质量,制定本技术规程。
1. 技术要求
1.1 繁殖材料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母树,确保繁殖后的植株品质。
1.2 繁殖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繁殖材料的生长和发育。
1.3 繁殖方法应根据不同的繁殖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扦插、嫁接、分株等。
1.4 繁殖后的管理应注意浇水、施肥、修剪等,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2. 繁殖方法
2.1 扦插法:选用生长健壮的枝条,长度在10-15厘米之间,去掉下部叶片,插入含有适量腐熟有机肥的培养土中,保持土壤湿润,约30天后即可生根。
2.2 嫁接法:选用生长健壮的紫薇幼苗作为砧木,将母树的芽插入砧木上,用保鲜膜包裹,保持湿润,约30天后即可成活。
2.3 分株法:选用生长健壮的母树,将其根系分成若干份,每份应有足够的根系和茎叶,分别移植到含有适量腐熟有机肥的培养土中,保持土壤湿润,约30天后即可生根。
3. 繁殖材料的选用
3.1 扦插法: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繁殖材料。
3.2 嫁接法: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紫薇幼苗作为砧木,选用生长健壮、芽鲜活的母树作为芽木。
3.3 分株法: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繁殖材料。
4. 繁殖环境的控制
4.1 温度:扦插法和分株法的适宜温度为20-25℃,嫁接法的适宜温度为25-30℃。
4.2 湿度:保持土壤湿润,扦插法和分株法可在繁殖箱内喷水增加湿度,嫁接法可用保鲜膜包裹增加湿度。
4.3 光照: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避免暴晒和阴暗环境。
5. 繁殖后的管理
5.1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浇水和干旱。
5.2 施肥:繁殖后的植株应适量施肥,以保证生长发育。
5.3 修剪:繁殖后的植株应适时修剪,以促进分枝和花芽的生长。
相关标准
GB/T 16161-2012 花卉繁殖材料质量检验规程
GB/T 16162-2012 花卉繁殖材料生产规范
GB/T 16163-2012 花卉繁殖材料标识和包装
GB/T 16164-2012 花卉繁殖材料运输和贮存
GB/T 16165-2012 花卉繁殖材料销售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