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动物疾病研究和防控的重要场所,其中菌种保存和活化技术是实验室工作的基础。本标准旨在规范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存和活化技术,确保菌种的保存和活化质量,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菌种保存技术要求
1. 菌种保存应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2. 菌种保存容器应符合规定,保证菌种的保存质量。
3. 菌种保存期限应符合规定,超过期限应及时更新或重新保存。
4. 菌种保存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菌种名称、保存时间、保存条件等。
二、菌种活化技术要求
1. 菌种活化前应进行检查,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2. 菌种活化应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3. 菌种活化容器应符合规定,保证菌种的活化质量。
4. 菌种活化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菌种名称、活化时间、活化条件等。
三、菌种保存和活化技术的质量控制要求
1. 菌种保存和活化技术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菌种保存和活化技术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菌种保存和活化技术的质量控制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质量控制时间、方法、结果等。
四、菌种保存和活化技术的安全要求
1. 菌种保存和活化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
2. 菌种保存和活化应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
3. 菌种保存和活化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相关标准
1. GB/T 4789.2-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第2部分:肠道致病菌检验
2. GB/T 4789.3-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第3部分:耐热性芽孢杆菌检验
3. GB/T 4789.4-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第4部分:大肠杆菌检验
4. GB/T 4789.5-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第5部分:沙门氏菌检验
5. GB/T 4789.10-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第10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