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照明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视力健康。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效果,国家制定了DB41/T 2246-2022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的基本要求、照度要求、光色要求、显色性要求、防眩光要求、照明控制要求、照明设备要求、照明设计要求等内容。
1.基本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学生的视力健康和学习效果;
(2)保证照明设备的安全性;
(3)保证照明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保证照明设备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2.照度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教室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2)黑板照度应不低于500lx;
(3)学生课桌照度应不低于300lx;
(4)教室照度均匀度应不低于0.7。
3.光色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的光色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光色应符合国家标准;
(2)光色应适宜学生的视觉感受。
4.显色性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的显色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显色指数应不低于80;
(2)显色性应适宜学生的视觉感受。
5.防眩光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的防眩光应符合以下要求:
(1)照明设备应采用防眩光设计;
(2)黑板照度区域应采用无眩光设计。
6.照明控制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的照明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照明设备应采用分区控制;
(2)照明设备应采用光感控制。
7.照明设备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的照明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
(2)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3)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防眩光性能;
(4)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能。
8.照明设计要求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的照明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
(2)照明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视觉需求;
(3)照明设计应考虑照明设备的安全性;
(4)照明设计应考虑照明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5)照明设计应考虑照明设备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相关标准: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43-2013 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 50057-2010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058-2014 建筑室内环境标准
GB 50068-2018 建筑声环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