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352.1-2013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规范 第1部分:总体框架
发布时间:2013-06-13 实施时间:2013-07-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规范》(DB37/T 2352.1-2013)。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的分类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农村社会信息、农村环境信息、农村文化信息等五大类。其中,农业生产信息包括农作物、畜牧、渔业、林业等方面的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农村电商等方面的信息;农村社会信息包括人口、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农村环境信息包括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信息;农村文化信息包括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信息。

2.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分类管理、共享利用、保护安全等方面。其中,科学规划是指要根据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协调是指要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分类管理是指要根据不同的信息资源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共享利用是指要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安全是指要加强信息资源的保护和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损毁。

3.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是要建立健全的农村农业信息资源体系,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4.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任务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任务包括完善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加工、发布和利用等方面。其中,收集是指要收集各种农村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是指要将各种信息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工是指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益;发布是指要将信息资源发布到各个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利用;利用是指要促进信息资源的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5.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组织管理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组织管理包括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技术支持机构等方面。其中,领导机构是指要建立健全的领导机构,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和权利;管理机构是指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技术支持机构是指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6.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包括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信息系统的标准化、信息安全的标准化等方面。其中,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是指要制定信息资源的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益;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是指要制定信息系统的标准,提高信息系统的质量和效益;信息安全的标准化是指要制定信息安全的标准,保障信息安全。

7.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保障措施

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保障措施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其中,政策保障是指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资金保障是指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技术保障是指要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保障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相关标准:
GB/T 28900-2012 农村信息化规划指南
GB/T 28901-201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
GB/T 28902-2012 农村信息化应用规范
GB/T 28903-2012 农村信息化管理规范
GB/T 28904-2012 农村信息化评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