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657-2015
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
发布时间:2015-04-13 实施时间:2015-05-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园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统一的规范来指导和管理。本标准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制定的。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智慧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生态园区等。

二、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三、基本要求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 以人为本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和服务,提高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2. 信息化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3. 绿色环保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安全可靠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注重安全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确保居民和企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技术要求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 信息化基础设施
智慧园区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通信、数据中心等,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2. 智能化设备
智慧园区应当采用智能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门禁、智能照明、智能停车等,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3. 绿色建筑
智慧园区应当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安全技术
智慧园区应当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等,确保居民和企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管理要求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满足以下管理要求:

1. 组织管理
智慧园区应当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领导班子、管理团队、服务团队等,确保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 服务管理
智慧园区应当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评价等,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3. 安全管理
智慧园区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演练等,确保居民和企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环境管理
智慧园区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等,保障居民和企业的健康和生产环境。

六、服务要求
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应当满足以下服务要求:

1. 便民服务
智慧园区应当提供便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提高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2. 信息服务
智慧园区应当提供信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公共信息、企业信息、个人信息等,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3. 金融服务
智慧园区应当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保险、证券等,促进企业和居民的经济发展。

4. 文化服务
智慧园区应当提供文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等,提高居民和企业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相关标准
- GB/T 50346-2018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 DB11/T 1203-2018 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 DB11/T 1204-2018 智慧小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 DB11/T 1205-2018 智慧楼宇建设与管理规范
- DB11/T 1206-2018 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