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205-2018
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发布时间:2018-05-17 实施时间:2018-06-17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化工等领域。但是,过氧化氢具有易燃、易爆、强氧化等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强对过氧化氢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本标准要求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级结果应当包括风险等级、风险评估依据、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同时,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应急措施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在风险管控措施方面,本标准要求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等。

此外,本标准还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关标准:
GB/T 29490-2013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指南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7922-2011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