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大气污染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导则,对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技术要求
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于矿山开采、选矿、冶炼、尾矿处理等环节,应制定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体系,确保排放达标。
1.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应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矿山类型和污染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理技术,确保治理效果。
1.3 废气资源化利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应将废气资源化利用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废气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2.管理措施
2.1 监测管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应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体系,对矿山开采、选矿、冶炼、尾矿处理等环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排放达标。
2.2 管理制度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应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治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安全管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应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安全管理,确保治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对于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关标准
GB 3096-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6297-1996 矿山环境保护规定
GB/T 25669-2010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 25670-2010 矿山环境保护技术导则
GB/T 25671-2010 矿山环境监测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