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83-2015
水稻品种抗稻曲病鉴定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5-12-21 实施时间:2016-03-15
: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鉴定。
二、术语和定义
2.1 稻曲病: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穗部和叶片,严重时可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2.2 抗性:水稻对稻曲病菌的抵抗能力。
2.3 感病性:水稻对稻曲病菌的易感程度。
2.4 稻曲病菌:稻曲病的病原菌,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曲霉科、稻曲病属。
三、技术要求
3.1 鉴定环境
鉴定环境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0%以上,温度在25℃左右,光照强度在2000lx以上。
3.2 鉴定材料
鉴定材料应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包括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
3.3 鉴定方法
鉴定方法应采用人工接种法和自然接种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4 鉴定指标
鉴定指标包括病情评分、病程、病害类型等。
3.5 鉴定结果评价
鉴定结果应根据病情评分、病程、病害类型等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水稻品种的抗性或感病性。
四、评价标准
4.1 抗性评价标准
抗性评价标准分为完全抗性、高度抗性、中度抗性、低度抗性和感病性五个等级。
4.2 感病性评价标准
感病性评价标准分为高度感病性、中度感病性、低度感病性和完全感病性四个等级。
相关标准:
GB/T 9845-2015 水稻品种鉴定规范
GB/T 17215.3-2014 水稻种子品质检验 第3部分:种子病害检验
GB/T 17215.4-2014 水稻种子品质检验 第4部分:种子真菌检验
GB/T 17215.5-2014 水稻种子品质检验 第5部分:种子细菌检验
GB/T 17215.6-2014 水稻种子品质检验 第6部分:种子病毒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