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910-2016
棉花板地精量播种种植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6-03-31 实施时间:2016-07-01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棉花板地精量播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其优点在于节约种子、提高种植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本标准旨在规范棉花板地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1.术语和定义
1.1 棉花板地:指在棉田中间或两侧留出一定宽度的平整地带,用于机械化作业。
1.2 精量播种:指按照一定的密度和行距,将种子精确地播种到土壤中。
1.3 棉花板地精量播种:指在棉花板地上采用精量播种技术进行种植。

2.技术要求
2.1 棉花板地的选择
棉花板地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无积水、无石头、无杂草的地块。同时,应考虑到机械化作业的需要,选择平整度较高的地块。

2.2 种子的选择
应选择品种优良、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棉花种子。同时,应注意种子的质量,避免使用劣质种子。

2.3 播种密度和行距
应根据品种、土壤、气候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密度和行距。一般情况下,播种密度为每亩3-4千克,行距为70-80厘米。

2.4 播种时间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应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进行播种。

2.5 播种深度
应根据土壤湿度和种子大小,合理确定播种深度。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为2-3厘米。

3.操作规程
3.1 土地整理
在播种前,应对棉花板地进行整理,包括翻耕、平整、压实等工作。

3.2 播种
将种子按照一定的密度和行距,精确地播种到土壤中。同时,应注意播种深度和均匀性。

3.3 压实
在播种后,应对土壤进行压实,以保证种子与土壤的接触紧密。

3.4 灌溉
在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以保证土壤湿度适宜。

4.管理措施
4.1 施肥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一般情况下,应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播种后进行追肥。

4.2 病虫害防治
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4.3 除草
应及时进行除草,以保证棉花的生长和发育。

相关标准
GB/T 1720-2007 棉花
GB/T 1721-2007 棉花种子
GB/T 1722-2007 棉花纤维
GB/T 1723-2007 棉花加工品质量检验通则
GB/T 1724-2007 棉花加工品质量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