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芦笋的制种是芦笋生产的重要环节,而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是芦笋制种的关键。本标准旨在规范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步骤,以保证芦笋制种的质量和产量。
1.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如下:
1.1 芦笋亲本:用于芦笋杂交制种的亲本,包括母本和父本。
1.2 芦笋母本:用于芦笋杂交制种的雌性亲本。
1.3 芦笋父本:用于芦笋杂交制种的雄性亲本。
1.4 芦笋杂交制种:利用芦笋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新的芦笋品种的制种方法。
1.5 芦笋制种:通过芦笋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获得新的芦笋品种的种植方法。
2.芦笋亲本繁殖技术要求
2.1 亲本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芦笋作为亲本。
2.2 亲本管理:亲本应定期施肥、浇水、除草、松土等,保证亲本生长健康。
2.3 亲本标识:对亲本进行标识,记录亲本的品种、来源、生长情况等信息。
2.4 亲本繁殖:采用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等方法进行亲本繁殖,保证繁殖后的亲本品种纯正。
3.芦笋杂交制种技术要求
3.1 杂交时间:选择芦笋母本和父本的最佳杂交时间,一般在芦笋生长季节的中期进行。
3.2 杂交方法:采用人工授粉、自然授粉等方法进行芦笋杂交。
3.3 杂交环境:保持杂交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芦笋杂交的成功率。
3.4 杂交标识:对杂交后的芦笋进行标识,记录杂交的亲本品种、杂交时间、杂交环境等信息。
4.芦笋制种技术要求
4.1 种子处理:对芦笋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发芽等处理,保证种子的质量。
4.2 播种时间: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芦笋生长季节的早期进行。
4.3 播种方法:采用直播、穴播等方法进行芦笋播种。
4.4 种植管理:对芦笋进行适时浇水、施肥、除草、松土等管理,保证芦笋的生长健康。
4.5 品种鉴定:对芦笋进行品种鉴定,保证芦笋品种的纯正。
相关标准:
GB/T 16154-2012 芦笋
GB/T 16155-2012 芦笋种子
GB/T 16156-2012 芦笋制种
GB/T 16157-2012 芦笋品种鉴定
GB/T 16158-2012 芦笋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