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022-2010
食用菌菌种纯度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0-06-07 实施时间:2010-07-08
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类别,其菌种纯度的检测对于保证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旨在规定食用菌菌种纯度检测的方法,以保证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
1. 菌种纯度的定义
菌种纯度是指菌种中所含有的同一种菌的比例。在食用菌的生产和研究中,菌种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2. 检测原理
本标准采用的是菌落计数法,即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计数,从而得出菌种纯度。
3. 检测方法
3.1 培养基的制备
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进行制备。常用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玉米粉蔗糖琼脂培养基等。
3.2 菌种接种
将待检测的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避免菌落之间的相互干扰。
3.3 培养条件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一般为25-30℃,相对湿度为60%-80%。
3.4 菌落计数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计数,从而得出菌种纯度。
4. 结果判定和报告
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菌种纯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测结果应当详细记录,并进行报告。
相关标准
GB/T 5009.15-2017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202-2017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5009.203-2017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5009.204-2017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5009.205-2017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