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231-2011
余甘子 栽培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1-12-31 实施时间:2012-03-15


余甘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降血压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为了提高余甘子的产量和品质,保证余甘子的安全、卫生和质量,制定了DB35/T 1231-2011《余甘子 栽培技术规范》。

1.选地
余甘子适宜在海拔500-1500米、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地区种植。选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土壤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地。

2.整地
余甘子种植前应进行深翻整地,将土壤松软,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整地后应平整土地,便于种植和管理。

3.施肥
余甘子生长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在整地前应施入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便、厩肥等。在生长期间还应进行追肥,以保证余甘子的生长和发育。

4.浇水
余甘子对水分要求较高,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病虫害防治
余甘子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以保证余甘子的健康生长。

6.采收
余甘子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果实呈现深紫色时即可采摘。采摘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果实,以免影响品质。

相关标准:
GB/T 18765-2002 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
GB/T 18766-2002 中药材采收规范
GB/T 18767-2002 中药材加工质量控制标准
GB/T 18768-2002 中药材贮藏规范
GB/T 18769-2002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