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中的有效砷、有效汞是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标准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酸性土壤中有效砷、有效汞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T 6682-2008 分析化学实验室水质实验室用纯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土壤样品经过预处理后,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在特定条件下,土壤样品中的砷、汞原子被激发成荧光,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砷、汞的浓度成正比。
4.仪器设备和试剂
4.1 仪器设备
- 原子荧光光谱仪
- 恒温振荡器
- 离心机
- 恒温水浴器
- 称量器
- 烘箱
4.2 试剂
- 硝酸
- 氢氟酸
- 氯化铵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铵
- 氢氧化钾
- 硝酸银
- 硝酸钠
- 氯化钠
- 硝酸铜
- 硫酸铵
- 硫酸铜
5.样品处理
5.1 取样
按照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分层取样或随机取样的方法,取得代表性样品。
5.2 样品制备
将土壤样品经过干燥、研磨、过筛等处理后,取适量样品,加入硝酸和氢氟酸混合液进行消解。
5.3 样品稀释
将消解液稀释至适宜浓度,以便于后续的原子荧光测定。
6.测定方法
6.1 仪器条件
按照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6.2 测定步骤
- 将稀释后的样品注入原子荧光光谱仪中进行测定。
- 记录荧光强度值。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砷、汞的浓度。
7.结果计算与表达
7.1 计算公式
样品中砷、汞的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C = (A-B)/k
其中,C为样品中砷、汞的浓度,A为样品荧光强度值,B为空白荧光强度值,k为标准曲线斜率。
7.2 结果表达
结果应按照实际测定值进行报告,保留两位小数。
8.质量控制
8.1 空白试验
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记录荧光强度值,用于后续计算。
8.2 标准曲线
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其荧光强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8.3 质控样品
在每批样品中加入质控样品,用于质量控制。
9.报告内容
测定结果应包括样品编号、测定值、单位、测定日期等信息。
相关标准
- GB/T 17144-1997 土壤质量标准
- GB/T 19495-200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GB/T 18204-2000 土壤质量-土壤污染基础调查与评价
- GB/T 23931-2009 土壤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基础规定
- HJ 815-2017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