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的繁育和养殖对于保护和研究大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大鲵的繁育和养殖,保证大鲵的健康和生长,制定了DB35/T 1796-2018 大鲵繁育和养殖技术规范。
一、选种
1. 选种对象:选取健康、体型健壮、品种纯正的大鲵作为选种对象。
2. 选种标准:选种对象应具有以下特征:体型健壮、四肢有力、皮肤光滑、眼睛明亮、鼻孔通畅、无畸形、无疾病史等。
二、繁殖
1. 繁殖对象:选取健康、品种纯正的大鲵作为繁殖对象。
2. 繁殖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方式进行繁殖。
3. 繁殖环境:繁殖环境应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当、通风良好、无噪音、无异味等条件。
4. 繁殖季节:大鲵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4月至6月。
三、孵化
1. 孵化环境:孵化环境应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当、通风良好、无噪音、无异味等条件。
2. 孵化方法:采用人工孵化或自然孵化的方式进行孵化。
3. 孵化时间:大鲵的孵化时间为60-70天左右。
四、饲养
1. 饲养环境:饲养环境应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当、通风良好、无噪音、无异味等条件。
2. 饲养方法:采用人工饲养或自然饲养的方式进行饲养。
3. 饲料:大鲵的饲料应以活饵为主,如小鱼、虾、蚯蚓等,也可适量添加鱼粉、虾粉等营养成分。
4. 饲养密度:大鲵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进行合理调整。
五、疾病防治
1.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大鲵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2. 治疗方法:对于大鲵的疾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相关标准:
GB/T 20283-2006 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GB/T 20284-2006 野生动物人工饲养技术规范
GB/T 20285-2006 野生动物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GB/T 20286-2006 野生动物养殖环境规范
GB/T 20287-2006 野生动物养殖质量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