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51-2022
珍贵树种林下造林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2-04-25 实施时间:2022-07-25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珍贵树种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珍贵树种林下造林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和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珍贵树种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促进珍贵树种的繁殖和扩散。为了规范珍贵树种林下造林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保证珍贵树种林下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制定了DB35/T 2051-2022《珍贵树种林下造林技术规程》。

1.技术要求
珍贵树种林下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址、造林方式、栽植密度、栽植时间、栽植方法、肥料施用、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选址应根据珍贵树种的生态特征和生长环境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适宜、气候温和的地段。造林方式应根据珍贵树种的生长特点和林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方式,如直接播种、育苗后移植、定植苗木等。栽植密度应根据珍贵树种的生长速度和林地条件,合理确定栽植密度。栽植时间应选择适宜的季节,避免高温、干旱、寒冷等不利气候条件。栽植方法应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损伤根系。肥料施用应根据珍贵树种的营养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等。灌溉管理应根据珍贵树种的生长需要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加强管理、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用农药等。

2.管理措施
珍贵树种林下造林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除草等方面。定期修剪可以促进珍贵树种的分枝和侧枝生长,增加树冠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避免病虫害对珍贵树种的危害。施肥应根据珍贵树种的营养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等。灌溉应根据珍贵树种的生长需要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除草应及时清除杂草,避免杂草对珍贵树种的竞争。

3.监测方法
珍贵树种林下造林的监测方法包括生长监测、病虫害监测、土壤监测等方面。生长监测可以通过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了解珍贵树种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监测可以通过定期巡查和诊断,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土壤监测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了解土壤肥力状况。

4.质量评价
珍贵树种林下造林的质量评价包括成活率、生长速度、树形品质、经济效益等方面。成活率是衡量珍贵树种林下造林质量的重要指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生长速度是衡量珍贵树种林下造林效益的重要指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树形品质是衡量珍贵树种林下造林美观度的重要指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经济效益是衡量珍贵树种林下造林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

相关标准:
GB/T 18772-2002 林木育种技术规范
GB/T 18773-2002 林木育苗技术规范
GB/T 18774-2002 林木定植技术规范
GB/T 18775-2002 林木抚育技术规范
GB/T 18776-2002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