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89-2022
玻璃抗菌处理工艺要求
发布时间:2022-12-27 实施时间:2023-03-27
:
玻璃制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如餐具、饮料杯、药瓶等。然而,玻璃表面容易滋生细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玻璃抗菌处理技术应运而生。本标准旨在规范玻璃抗菌处理工艺,保障玻璃制品的卫生安全。
1. 抗菌剂的选择
抗菌剂是玻璃抗菌处理的核心。本标准要求抗菌剂应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常用的抗菌剂有银离子、氧化锌、氧化钛等。选择抗菌剂时应考虑其对玻璃的影响,避免影响玻璃的透明度、硬度等性能。
2. 处理工艺的流程
玻璃抗菌处理的流程包括清洗、预处理、抗菌处理、干燥等环节。本标准要求清洗环节应彻底,避免污染物残留。预处理环节应根据玻璃表面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喷砂、酸洗等。抗菌处理环节应控制抗菌剂的浓度、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抗菌效果。干燥环节应充分干燥,避免水分残留。
3. 抗菌效果的评价
抗菌效果是玻璃抗菌处理的关键指标。本标准要求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方法进行抗菌效果的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评价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相关标准:
GB/T 14233.1-2008 玻璃制品卫生要求
GB/T 23131-2008 玻璃制品表面处理技术术语
GB/T 23132-2008 玻璃制品表面处理方法
GB/T 23133-2008 玻璃制品表面处理质量评定方法
GB/T 23134-2008 玻璃制品表面处理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