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进,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对于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标准就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的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1. 数据采集
1.1 数据来源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政府部门的监测数据;
(2)企事业单位的监测数据;
(3)社会公众的监测数据;
(4)卫星遥感数据;
(5)其他数据来源。
1.2 数据采集方式
数据采集方式应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手工录入;
(2)自动采集;
(3)传感器采集;
(4)卫星遥感采集;
(5)其他采集方式。
1.3 数据采集要求
数据采集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数据应准确、完整、可靠;
(2)数据应及时采集,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3)数据应具有可追溯性,能够追溯到数据来源和采集时间;
(4)数据应具有标准化,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编码。
2. 数据加工
2.1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去噪、纠错等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决策支持系统所需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编码,以便于系统的处理和分析。
2.3 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以便于系统的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存储
3.1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应根据系统的需求和数据特点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库结构设计;
(2)数据表设计;
(3)数据字段设计;
(4)数据类型设计;
(5)数据索引设计。
3.2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是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3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损坏或被篡改。
相关标准
GB/T 26875-2011 河流水质监测规范
GB/T 26876-2011 河流水量监测规范
GB/T 26877-2011 河流生态监测规范
GB/T 26878-2011 河流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6879-2011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规范